·加大电池环节投入 车企纷纷向上游产业链拓展    ·陈士华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增速将超出年初3%的预期    ·江淮1卡帅铃品牌20周年庆暨新能源轻卡分站上市活动持续举行    ·中国重汽HOWO统帅8AT超级轿卡·闪电侠臻享会在深圳举办    ·天然气重卡销量为何大增    ·我国工业企业利润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11月27日20时至28日20时)    ·江淮1卡星链1号:燃油1号技术平台,持续巩固燃油市场头部优势    ·亮相2023广州国际房车展 安凯房车展现出游新模式    ·解锁盈运高阶玩法!豪沃大马力燃气车VIP客户品鉴会燃动银川    ·如何持续减碳 康明斯用多燃料一体化动力链作答    ·2023数字物流发展大会暨第五届“赢运之骥”盛典在苏举行    ·依维柯欧胜救护车持续批量交付 生命急救“添利器”    ·这笔经济账 上汽红岩大马力燃气重卡为卡友精打细算    ·上汽大通G70广州车展上市 售价14.98万元起    ·新一代依维柯 Way:更舒适、更强劲、更省油、更智能    ·全国公路气象预报(11月26日20时至27日20时)    ·解放轻卡虎6G:全面保障 一步到位    ·长安汽车:2025年逐步量产应用正向开发的固态电池    ·中国重汽豪沃MAX新一代WP15NG燃气车上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侠:中国汽车出海符合全球消费者利益

2023年09月28日 12: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记者陈梦宇

  王侠表示,中国汽车出海是历史的必然,对中国、对全世界都是好事。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球化,这是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汽车的出海符合全球消费者的利益,欧盟和美国等不应该将其视作“洪水猛兽”,而应该正视中国汽车取得巨大进步的基本事实,以消费者的利益至上,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之道。

  不过,王侠也提醒,随着出口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出海必然遇到竞争对手、知识产权、关税、市场准入、法律纠纷等方面更多、更复杂的挑战。他建议,中国汽车出海不能只追求销量,还必须追求共创和共赢。在市场选择上,中国车企要学会分散风险,坚持长期主义。

  “中国汽车出海是历史的必然,对中国、对全世界都是好事。”9月27日,在2023中国汽车出海天津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表示,中国汽车出海用的是最好的产品和最新的技术,因此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感受到了中国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比较优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 官方供图

  王侠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不到3.2万欧元,而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约为5.6万欧元,中国产品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今年上半年,欧洲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的总销量为141.9万辆,其中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占比接近1/4,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国内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迎来高速发展,出口量连破200万辆和300万辆大关,世界排名也一路上涨,单车价格大幅提升(从2018年的8.5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2.2万元),出口地区逐渐扩展到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市场。

  不过,王侠也提醒,中国汽车出海才刚刚开始,仍然面临很大机遇和挑战,不可盲目乐观。他表示,随着出口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出海必然遇到竞争对手、知识产权、关税、市场准入、法律纠纷等方面更多、更复杂的挑战。

  王侠指出,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车企的出海尚处“婴儿期”。在营销体系、品牌力、售后体系等方面,国际车企有数十年的积累优势,中国车企短期内难以赶超。与此同时,国际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也在加速。此外,国外不同的市场环境及消费习惯也是不小的挑战。如欧洲市场注重管控用户信息数据的跨境流通,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严苛的网络安全合规监管要求。

  因此,中国汽车出海不能只追求销量,还必须追求共创和共赢。王侠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需要顶层设计、系统思维,需要政府部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标准和认证机构以及金融、保险等诸多后市场服务机构集体行动,单打独斗会寸步难行。尤其在产业链的构建中,既要寻求中国车企间的协同,也要寻求与当地供应链之间的协同,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只有实现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创共赢,才能行稳致远。

  “我们一定要重视建设本地化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打造品牌力,深刻反思多年前出海所走过的弯路,极端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维护品牌形象,真正走进当地消费者的内心,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形态和产业生态,即所谓的‘走进去、走上去’。”王侠表示。

  除此之外,在市场选择上,中国车企还要学会分散风险,坚持长期主义。王侠表示,“重视欧洲市场是对的,但我们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也要学会分散风险,中国向六大洲均有出口,亚洲一直是出口第一大市场,占整体出口量的1/3。但国产汽车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市占率均不足10%,在南美洲和大洋洲略高于10%,而在非洲则逐年攀升,目前已超过20%。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更多新兴市场,让全球化的路越走越宽。”

  在王侠看来,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球化,这是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汽车在发展初期正是走了开放合作的道路,几乎所有的国际汽车品牌都分享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一大批国际零部件巨头在中国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今中国汽车出海呈现蓬勃之势,既体现了中国汽车制造能力和技术实力提升后对世界汽车市场的反哺,也是中国汽车继续践行国际化道路的生动体现。

  所以,“中国汽车的出海符合全球消费者的利益,欧盟和美国等不应该将其视作‘洪水猛兽’,而应该正视中国汽车取得巨大进步的基本事实,以消费者的利益至上,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之道。”王侠说。(中国经济网 记者陈梦宇)


(责任编辑:马瀚明)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